在场众人一阵愕然,随即纷纷反应过来,看向从皇城方向来的奉旨太监。
圣旨?
这个时候来圣旨?
为什么?
众人茫然的跪下,迎接圣旨。
就连太子一行人也是如此。
唯有朱允炆松了口气,眼中有一丝清明。
这圣旨就是他的后手!
“皇上口谕——”奉旨太监尖声道。
“取消此次北巡,即命太子回返!”
在场众人都懵了!
尤其是太子朱标,一脸愕然的抬起头。
他监国十数年,第一次失态了!
“太子殿下,接旨吧!”
奉旨太监微微躬身,手弯处搭着拂尘。
太子朱标怔了好一会儿,抿着嘴,沉声道:“儿臣……遵旨!”
一场浩大的送行,伴随着圣旨‘不欢而散’。
在场文武百官、各级权贵怎么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会来一道圣旨?
但是!
不管怎么样!
他们心中都记住了一个人。
皇太孙,朱允炆!皇宫。
奉旨太监走到宫城墙头上,躬身道:“陛下!”
“太子殿下一行,已经散去,文武百官、权贵各级,也都已经散去。”
朱元璋略显老态,微微点了点头。
“太子情绪如何?”
奉旨太监苦笑道:“陛下口谕,太子殿下并未有违抗,遵旨返回去了。”
“倒是文武百官有些言语议论,感到不解……”
就在出巡的节骨眼上,洪武大帝突然来了一道口谕,取消太子北巡。
文武百官自然是会多加猜测,这无可非议。
毕竟,太子监国十数年,这还是朱元璋第一次颁下圣旨!
哪怕只是一道口谕!
“乱嚼舌头的人,暂且不用去管!”
朱元璋笑了下,眼中似有一缕异色闪过。
“标儿监国十数年,处理政事,恢复民生,都做的很是不错!”
“只是,他还是太软弱,顾忌太多!”
“若换做那个臭小子,此时恐怕早就来问咱,那口谕到底是怎么回事了!”
奉旨太监闻言,点了点头道:“陛下说的是!”
这一点,皇宫上下皆知。
如今,整个南京城也知道了。
因为没有人敢在太子出巡之际拦住马车,阻止太子出巡!
大明开国以来,唯皇太孙朱允炆一人!
“去吧!”
朱元璋摆了摆手。
奉旨太监躬身一礼,缓慢退了下去。
宫城上,只留下朱元璋独自一人,眺望着北方,喃喃自语。
“太子出巡,必遭横祸,国将不稳,功臣染血,暴君留世……”
这一番话是今早时候,皇太孙朱允炆入宫面圣时说的。
换做旁人,或许嗤之以鼻。
但是!
朱元璋信了!
因为皇太孙朱允炆,自幼而至,慧如天人,从未出错!
……南京城,太子府。
朱标一脸凝重的回到府上,沿途所遇妃嫔、侍妾等,均视之不见。
这是极其罕见的事情!
自朱标被封为太子以来,从未有过如此!
年方十四的皇太孙朱允炆,紧跟在后。
但是,他的脸上却是一片从容之色。
这让太子府上的众人,面面相觑,茫然不解。
这到底怎么回事?
……
大堂之中。
太子一脸面无表情的坐在上座,看着抬脚走入的朱允炆。
“此事,你是不是该给本宫一个解释?”朱标幽幽问道。
北巡没了!
皇帝圣旨口谕,朱标作为太子,自是不敢猜测。
但是!
他又知道,这圣旨口谕必定与自己的次子脱不了关系!
纵观整个大明上下,只有他的次子,皇太孙朱允炆能说动皇帝!
“父亲,此次北巡您确实不能去!”
朱允炆叹了口气,真切的道:“您若去了,途中劳累加身,必有病灾之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