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一点文学 > 现代都市 > 三国: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

三国: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

鹿尘埃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唰!系统音刚落,四个红彤彤的礼包,出现在刘偃的面前。“叮咚!四个礼包从小到大,依次为日礼包、周礼包、月礼包、年礼包。宿主可以用手点击,或者直接命令系统打开。”系统提示道。“好,那我先看看,日礼包能开出什么好东西吧。”刘偃应了一声,往最小的礼包上面点去。“叮咚!恭喜宿主,获得技能:永恒之枪(低级)。”“叮咚!永恒之枪(低级):宿主使用此技能时,手中任何枪械,投掷出去之后,可以命中视线内、不超过两百步距离的任何目标,百发百中。一个月内,可使用一次。”“等等!”刘偃疑惑道:“为什么我这个技能是永恒之枪(低级)?难道,还有中级和高级?”“叮咚!正是如此。日礼包中,不可能开出太好的东西。所以,对永恒之枪这个技能,进行了削弱。以后,您开其他种类...

主角:刘偃辛婉儿   更新:2024-11-12 09:0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三国: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》,由网络作家“鹿尘埃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唰!系统音刚落,四个红彤彤的礼包,出现在刘偃的面前。“叮咚!四个礼包从小到大,依次为日礼包、周礼包、月礼包、年礼包。宿主可以用手点击,或者直接命令系统打开。”系统提示道。“好,那我先看看,日礼包能开出什么好东西吧。”刘偃应了一声,往最小的礼包上面点去。“叮咚!恭喜宿主,获得技能:永恒之枪(低级)。”“叮咚!永恒之枪(低级):宿主使用此技能时,手中任何枪械,投掷出去之后,可以命中视线内、不超过两百步距离的任何目标,百发百中。一个月内,可使用一次。”“等等!”刘偃疑惑道:“为什么我这个技能是永恒之枪(低级)?难道,还有中级和高级?”“叮咚!正是如此。日礼包中,不可能开出太好的东西。所以,对永恒之枪这个技能,进行了削弱。以后,您开其他种类...

《三国: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 番外》精彩片段


唰!

系统音刚落,四个红彤彤的礼包,出现在刘偃的面前。

“叮咚!四个礼包从小到大,依次为日礼包、周礼包、月礼包、年礼包。宿主可以用手点击,或者直接命令系统打开。”系统提示道。

“好,那我先看看,日礼包能开出什么好东西吧。”

刘偃应了一声,往最小的礼包上面点去。

“叮咚!恭喜宿主,获得技能:永恒之枪(低级)。”

“叮咚!永恒之枪(低级):宿主使用此技能时,手中任何枪械,投掷出去之后,可以命中视线内、不超过两百步距离的任何目标,百发百中。一个月内,可使用一次。”

“等等!”刘偃疑惑道:“为什么我这个技能是永恒之枪(低级)?难道,还有中级和高级?”

“叮咚!正是如此。日礼包中,不可能开出太好的东西。所以,对永恒之枪这个技能,进行了削弱。以后,您开其他种类的礼包时,还可能获得永恒之枪的中级或者高级技能技能,使用范围,使用次数都可以增加。不过,即便是最低级的永恒之枪,也算非常不错的奖励了。”

这倒是真的。

刘偃岂能不明白,两百步内,投枪必然命中是什么概念?

两百步,二百三十米,接近半里地了。也即是说,只要自己有长枪在手,以自己为圆心,半里为半径的范围内,自己想要谁死,谁就必须死!

半里之内,我为死神!

一个月之内,只能使用一次怎么了?即便自己只有这么一个技能,也堪称为当世最顶尖的刺客!

再说了,这才不过是四个礼包中最不给力的礼包而已,要啥自行车啊?

“很好,我再看看,周礼包是什么。”

刘偃伸手,又往周礼包上面点去。

“叮咚!恭喜宿主,打开周礼包,获得六合枪诀(小成)。请问宿主,是否接受?”

“接受!”

“叮咚,如您所愿!”

嗡!

系统音刚落,就有一股庞大的信息,涌入了刘偃的脑海之内,正是关于六合枪诀(小成)的全部内容。

什么是六合枪?

楚霸王项羽的项家枪,东汉姚期的姚家枪,常山赵子龙的赵家枪,隋唐的罗成的罗家枪,大宋杨六郎的杨家枪,再加上高思继的高家枪。六种顶级的枪术合一,才为六合枪。

完全可以说,六合枪就是冷兵器时代枪术的最高成就。

六合枪分为初学、小成、大成、巅峰、圆满,五大境界。

入门,说着容易,实际上并不简单,如果不是系统直接给予,而是自己修炼的话,普通人即便有名师指点,也需要十年苦功。

小成就更难了,若没有一定的资质,普通人即便有名师指点,苦练一辈子,也难以小成。

大成,一代宗师,开宗立派。

巅峰,千年不遇的大宗师级别!

圆满,创始人想象中的境界,真正能达到这般境界的人,恐怕已非人类!

刘偃现在初得六合枪诀,就获得了小成的成就。单论招式,已经可以吊打当世大部分武将!

而且,由于是系统奖励,只要他不断使用六合枪诀,境界就会没有任何障碍地逐渐提升。最终达到无人能达到的圆满境界,都不是不可能!

“果然,周礼包又比日礼包给力啊!”

刘偃赞了一声,又把手伸向了月礼包。

“叮咚!恭喜宿主,打开月礼包,获得十三太保横练(第七重)。请问宿主,是否接受?”

“十三太保横练?一门硬气功?”刘偃有些不满,道:“似乎对不住月礼包的名头啊?”

“宿主恐怕误会了。”系统解释道:“你可知道,十三太保横练中的十三太保,指的是谁?”

“谁?”

“晋王李克用之义子,十三太保,李存孝!”


“封眀羌族长封眀,拜见汉寿亭侯!我等不识天时,对抗天兵,万望恕罪啊!”

“良多羌族长良多,率全部族人两千三百四十三口,拜见汉寿亭侯。全族青壮年男子,尽愿为汉寿亭侯战斗至最后一口气。全族清白女子,俱愿侍奉汉寿亭侯!”

“滇那羌愿意归顺大汉。只要汉寿亭侯大发慈悲,给我们留下一半人口,让我们做什么都成啊!”

……

好么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两百多羌人部族,三十余万众,向刘偃投降!

他们投降的条件,全部卑微无比,只要能够活命,甚至只要一半人活命,就任由刘偃予取予求。

没办法,七年来,段颎杀得实在太狠了,把他们的心里底线也压得实在太低了。

刘偃这边稍微施恩,他们就会感恩涕零,誓死效忠!

简短解说,一个月后,现存西凉诸羌已经投降了八成以上,只有不到两成,不足十万的人,还在依靠各种天险,负隅顽抗。

很显然,这些人,都是冥顽不灵之徒!

刘偃和段颎的选择,就是杀!

全部杀光!

一个不留!

没有霹雳手段,怎显菩萨心肠?

……

……

凉州,张掖郡,缈峰山,固石峰。

勒姐羌为了躲避汉军的围剿,在此地扎下了营寨。

此地山势奇绝,从山脚下到山顶唯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小路,绝对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,易守难攻!

此时此刻,勒姐羌之族长勒姐,正在山寨中,下达一个极其残忍的命令:“杀!将山寨中的汉奴、汉女,全部杀光!我们勒姐羌,不养闲人!”

“杀!杀光这些汉奴、汉女啊!”

“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,以后需要了,再下山去抢就是。”

“杀!杀!杀!把这些可恶的汉朝人,全部杀光!我看刘偃小儿,能把我们怎么样?”

“对,固石峰自古一条路,山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段颎再厉害又怎么样?刘偃再有手段又怎么样?除非他手下有天兵天将,否则奈何不得我们!”

“过些日子,风声松了,咱们再攻下山去,好好乐一乐啊!”

……

勒姐羌众,纷纷鼓噪起来,满脸的兴高采烈。

在他们的想法里,现在外面风声太紧,不能继续下山劫掠。为了节约粮食,那些山寨中掳来的汉奴、汉女,当然要全部杀光。

至于以后?

再下山抢不就得了。

反正固石峰山势绝险,易守难攻。只要他们动作够快,就立于不败之地。

刘偃得意一时算什么?他能在西凉待一辈子?

只要大家坚持下去,最终的胜利,必然属于勒姐羌!

西凉的子女金帛,也必然属于勒姐羌!

哈哈!哈哈!哈哈!

此时此刻,数以百计的汉奴、汉女,被强迫跪在地上,浑身伤痕累累,满面憔悴,双目之中尽是灰白和绝望。

此时此刻,勒姐羌众,欢呼声声,手持兵刃,向着那些汉奴、汉女走来,双目中尽是残忍、嗜血、嚣张的光芒。

人间最丑恶的一幕,即将上演。

然而,正在这时——

嗖嗖嗖!

嗖嗖嗖!

陡然间,勒姐羌背后,一阵犀利的破空声传来。

“啊?那是什么?”

有人转身观瞧,只见漆黑的战甲,只见冷厉的面容,只见一支支漆黑的弩箭!

“啊!敌袭,敌……啊!”有人惊呼出声。

很可惜,他明白得太晚了。

话刚出口,那漆黑的、充满仇恨的弩箭已至,取了他的性命,取走了他身躯内的一切力量!

噗通!

噗通!

噗通通!

只在刹那间,一百多名勒姐羌战士,身中弩箭,倒在地上,变成了一百多具新鲜的尸体、

“啊!背嵬军!这是刘偃手下的背嵬军啊!”

勒姐看着漆黑的盔甲,看他们的惊天战力,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——最近威镇凉州,不知屠了多少负隅顽抗羌人的背嵬军。

背嵬军既已到此,说明固石峰天险已经完全不足仗恃。

说明,勒姐羌,完了!

“啊!不!不不不!”勒姐拼命大呼起来,道:“住手!住手啊!能不能让我们死个明白,你们究竟是怎么上的山?”

张宪冷然一笑,道:“行,就让你死个明白。固石峰背面,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小路,被汉寿亭侯得知,告诉了我等。虽然这条小路非常难走,但难不倒我们背嵬军!”

勒姐听了这话,简直都要气疯了,大呼道:“不可能!这不可能啊!我们勒姐羌在缈峰山都不知道的小路,刘偃凭什么知道?”

张宪坚定地道:“当然是汉寿亭侯,德行深厚,受上天庇佑,行事无往而不利!”

“你……你……你……好……我不和你争论此事。”

形势比人强,勒姐忍气吞声,深吸一口气,道:“最后一个问题,不知我等如何做,才能为勒姐羌,保留一定的血脉?”

“哈哈哈!哈哈哈!哈哈哈!”张宪大笑三声,冷然道:“事到如今,尔等……还想活吗?”

……

……

是日,张宪率从一条极其隐秘的小路上固石峰,固石峰上惨嚎阵阵,血流成河!

勒姐羌,今日除名!

不得不说,凉州形势图,实在是太厉害了。有此图在,没有攻不破的天险。勒姐羌的命运,在他们决定赋予顽抗的那天,就已经注定。

……

……

简短解说,刘偃所部,段颎所部,在凉州形势图的支持下,分成若干小股部队,深入西凉的深山大谷中。

类似的事情,不断上演。

沈氐羌,灭!

牢姐羌,灭!

乌吾羌,灭!

鸾零羌,灭!

……

短短两个月内,护羌军和泾阳营一同发力,三十多部,六万多负隅顽抗的西羌部族,被完全消灭。

到了最后,整个西凉,已经没有不在刘偃、段颎控制下的部族。

换言之,持续将近八年的西凉羌乱,在刘偃入凉州三个月内,已经被完全荡平!如此功业,前无古人,后也未必有来者!

“那么……”

大帐内,刘偃看着眼前的无数礼包,深吸一口气,道:“事情终于告一段落,我也该打开积攒这么久的那些礼包了。系统,现在,总结一下,我还有多少礼包没开?”

“叮咚,如宿主所愿!”


一个时辰后。

“陛下有旨:射姑山大捷,实乃二十六年来,我大汉最大之大胜也!为感谢上天庇佑我大汉,获此大捷,朕将于九月初一,率文武百官,祭天于洛阳南郊圜丘。全城军民百姓,皆可观礼。”

“陛下有旨……”

“陛下有旨……”

……

一名名羽林军士,骑着高头大马,在洛阳城内主要大道上来回奔驰,将皇帝刘志最新的旨意,宣读给洛阳百姓。

很快地,洛阳城内,又响起了阵阵百姓的欢呼声,对皇帝的这道旨意表示欢迎。

废话,洛阳百姓们,谁不想参加大汉皇帝这场祭天之礼?

一来,射姑山之胜,确实值得大肆庆贺。二来,这种祭天仪式,以前只能朝廷官员参加。这次,皇帝开恩,准许普通百姓观礼,谁不想去开开眼界?

……

……

三日后,九月初一。

洛阳南郊,圜丘祭坛。

圜丘祭坛共共分三层,每层八尺一寸,象征着九九归一。再加上底座,总高九丈五尺,巍然耸立,蔚为壮观。

当此之时,大汉近千名文武官员按品级依次在祭坛上站好,屏气凝神,躬然肃立。

祭坛之外,一万二千大汉羽林军士盔明甲亮,刀枪林立,守于四方。

在这九千羽林军之外,则是前来观礼数十万洛阳百姓,摩肩擦踵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。

单从规模和气势上来看,自从光武立国以来,今日这场祭天仪式,当属第一!

终于,皇帝刘志到了。

头戴十二旒冠冕,帝王有所见有所不见。身穿十二文章袍,肩挑日月背背星辰。脚蹬赤色鞋,脚踏万里江山。一身皇帝冕服,真将刘志衬托地愈发尊贵、霸道、威临万方。

简短截说,在一翻繁琐的礼仪之后,这场祭天之礼的重头戏,正式开始。

什么重头戏?

皇帝向上天献酒,并宣读祭文,最后这酒由皇帝喝下,象征着皇帝完成了一次和上苍的交流。

祭天之礼的主要目的,正在于此!

然而,正在皇帝刘志将一壶美酒,放于祭台之上,准备宣读祭文之时,忽然停了下来。

他转过头来,看向圜丘下的大汉军民百姓,道:“不对!朕感觉,这场祭天之礼,很不对啊!朕既是因射姑山大捷之事祭天,那就当在射姑大捷之首尾全部处理完毕之时,再祭祀昊天。然而,事实上,此战之功,朕现在还未进行封赏。此时祭天,岂不是对上天之不敬?诸位臣工,朕欲先封赏有功之臣,再行祭天之礼,尔等以为如何啊?”

“陛下此言,理所应当!”

“对,先封赏有功之臣!”

“先封赏,后祭告昊天,名正言顺,天经地义!”

……

百姓们哪懂那么多弯弯绕啊!他们只知道,皇帝就应该有功则赏,有过则罚。现在,皇帝要封赏有功之臣,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?

至于朝中大臣们的意见?

不好意思,他们那点声音,完全淹没在众百姓的呼喝声中。无论支持还是反对,都没人能够听见。

“很好!”

刘志满意地点了点头,道:“朕问大家,是谁在二十六年前,攻破御苑,抢夺了大汉天子之汗血宝马?使大汉天子蒙羞?”

“是且冻羌!”

“是谁,于射姑山一战,杀得我大汉护羌校尉马贤所率六千将士,全军覆没!使我大汉全体将士蒙羞?”

“是且冻羌!”

“是谁,攻破拢关,杀我大汉子民十数万,却在射姑山活的好好的,让整个大汉蒙羞?”

“是且冻羌!还是且冻羌!”

“对,这二十多年来,是且冻羌使大汉全体将士蒙羞,使大汉天子蒙羞,使整个大汉蒙羞!那么,又是哪位英雄出世,破射姑山,为大汉雪此奇耻大辱!”

“是刘偃!泾阳团练使刘偃!”

“很好!”刘志用平生最大的音量道:“现在,朕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……刘偃破且冻羌,为我大汉雪耻之功,朕应该如何重赏?”

“理应封侯!”

“如此大功,必须封侯!”

“唯有封侯,才足酬此功!”

“陛下封刘偃为侯,顺天应人,天经地义啊!”

……

在百姓们看来,如果取得如此大功的刘偃不能封侯,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封侯?那以后,还有何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?那就是对大汉的立国之基“非刘姓不得封王,非有功不得封侯”的背叛!

刘偃,必须封侯,天经地义,理所应当!

最后,几十万洛阳军民百姓齐声呼喊:“封侯!封侯!刘偃此功,理应封侯!”

声势如排山倒海,声震云霄!

刘偃封侯,已经势不可挡!

……

……

“刘偃,好一个刘偃啊!天子圜丘祭天时,数十万众瞩目之下,数十万众众口一辞,要刘偃以莫大的军功封侯!完全可以说,自古以来,得诸侯之位者,未有刘偃之正也!”

司徒袁隗,喃喃自语,面色无比的难看。

本来,事情不该是这样的。

刘偃送了三千匹汗血宝马,却不肯交还皇帝,是为不忠!

刘偃有寡嫂而别居,是为不孝!

刘偃杀戮甚重,有伤天和,是为不仁!

刘偃杀的还是投降之人,是为不义!

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,焉能封侯?

若是朝堂辩论,自己有八成的把握,让刘偃封侯之事,化为泡影。

然而,万没想到啊,刘偃不知为何,走通了皇帝的门路。

这皇帝刘志,也真不简单,没有将此事在朝堂上讨论,而是在祭天仪式上,突然向洛阳数十万百姓提出。

几十万百姓众口一词,刘偃理应封侯。

自己就算辩才无双,又能如何?

自己就算腹有千条妙计,又能如何?

自己再不服,又能如何?

憋着!只能憋着!

不憋着,就是同时与洛阳几十万军民百姓为敌,只能是自取其辱!

想不到啊,想不到,我袁隗、我汝南袁氏这局,今日竟然败得如此之惨!甚至是,还未开战,就大败亏输!

“那么……请问陛下……”

待百姓的声音们渐低,袁隗满怀不甘,向刘志看来,道:“刘偃封侯,理由应当,微臣没有任何意见。但是,依陛下所见,刘偃该封何侯?”


十日之后,中常侍曹节,来到射姑山下汉军大营,宣布了朝廷对射姑山一战的封赏。

“汉寿亭侯!汉寿亭侯!”

“吾皇圣明!汉寿万年!”

“汉寿亭侯威武,公侯万代啊!”

“君明臣贤,我大汉中兴有旺!”

“有汉寿亭侯珠玉在前,咱也有望搏个功成名就,封妻荫子,哈哈!”

……

大汉将士们发出了阵阵欢呼,声传十里之外!

很显然,他们,比洛阳百姓还要高兴,还要高兴得多!

道理很简单。

其一,羌乱此起彼伏,受创最严重的,不是要承担沉重赋税的洛阳百姓,而是各边郡百姓。他们不但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,还随时可能遭了羌乱,家破人亡!

他们比任何人都盼着羌乱能平。

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,朝廷对平羌有功的将士,赏罚分明。

其二,榜样的力量。

刘偃是谁?泾阳城内,一普通少年。从军不到三个月,就立功封侯,几乎达到武人的顶峰!

我们呢?

我们虽然没有汉寿亭那么厉害,但比其他人可不差。

这回,朝廷封赏的可不止刘偃一人,全体有功将士,俱有封赏!

大汉爵分二十等,这次大大小小受爵之人,高达六百!

要知道,泾阳兵总共才两千人啊!

这一下有三成之人受爵!

他们行,我怎么就不行?

下回努力作战,咱也搏个封妻荫子!

其三,也是最实惠的。

朝廷决定成立泾阳营,员额八千,由汉寿亭侯刘偃统带。

这说明什么?

大家一下子由泾阳团练兵,晋升为大汉正式边军了!

那还了得吗?

大汉边军可是出了名的人数少,待遇好。

即便边军一小卒,也能保证全家温饱。这和大家以前过的日子,简直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!

有个这三点原因在,两千泾阳兵,岂能不欢天喜地,岂能不对刘偃死心塌地,岂能不发自内心地发出阵阵欢呼?

……

……

与这些兴高采烈的将士们,形成鲜明对比的,则是中常侍曹节了。

他乃大汉中常侍,论品级,秩比两千石,和刘偃这个征西中郎将平级。

论大汉皇帝的信任,他是宫内数一数二的大宦官,信任程度绝不在刘偃之下。

而且,他是皇帝刘志派来的钦使,代表着皇帝,身份极高。

然而,就是此等人物,此时却是心内惴惴不安,在刘偃面前极尽谦卑。

因为,他刚刚向刘偃传达了皇帝真正的旨意。

“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。征西将军、汉寿亭侯、三千匹汗血宝马、六百个爵位、八千的兵额……陛下能给您的,可是都给您了。唯有这军费……不瞒您说,莫说八千人了,就是一千人的军费,陛下都委实拿不出来,您得理解陛下啊!”

刘偃道:“所以,陛下的意思是……用那玻璃买卖的两成利润,冲抵这八千人的军费?”

“陛下知道,这确实不够。但是,朝廷的确没钱啊!陛下的意思是,您先组建八千大军入西凉州,和护羌校尉段颎配合,把西凉州彻底平了。然后,再和段校尉一起,与张奂将军兵合一处,处置东羌。待彻底平了羌乱,之前欠您的军费,朝廷慢慢还。而且,平羌过后,直接给您进位冠军侯!您……您就体谅体谅陛下吧!”

话说到这,曹节的额头上,已经冒出了细密的冷汗。

陛下许下的好处,自己可是全部说完了。

那汉寿亭侯,到底会不会答应呢?

公允地说,陛下给的好处足够慷慨。这可是冠军侯啊,自从霍去病获此封号以来,就成为武人的最高梦想,几乎可遇而不可求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这好处的代价可是八千边兵的军费啊!

马匹、盔甲、兵器的损耗,受伤、阵亡将士的抚恤,支撑这八千将士的庞大后勤,都要从这军费里面出。

在平乱的过程中,八千边兵的军费,每年就是六亿有余,弄不好要八亿!

八亿钱啊!

谁知道这场平乱之战,还要打几年?要消耗多少个八亿钱?

这么逆天的财物,刘偃就真的舍得?

刘偃不舍得没关系,陛下这要求本来就不合理,陛下也不可能拿他怎么样、

但是,陛下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自己,会有什么看法?会有怎么样的处置?

宦官可不同于文臣武将,自己的生死荣辱,就在陛下的一念之间啊!

曹节越想越是害怕,只在顷刻间,额头上就冒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!

事实上,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,刘偃对皇帝这道旨意,其实没什么抵触。

不然呢?

杀了皇帝,皇帝也变不出多少军费来了。

如果皇帝仅仅用玻璃买卖两成的利润,冲抵两千人军费,自己能当上征西中郎将吗?自己能马上一步登天,和张奂、段颎等军方大佬平起平坐吗?

而且,这笔钱,其实对自己不是什么难事。

一方面,玻璃买卖的利润,足够覆盖这笔军费。

另外一方面,自己灭霍坦羌、平且冻羌有着大量的缴获,维持这八千边军一年的军费本来就没丝毫问题。

至于说,一年以后么……

拥有大礼包系统的自己,若是一年内都不能彻扫平羌乱,那还不如直接找块豆腐撞死!

还有最关键的,拿朝廷俸禄的军队,和拿自己的钱的军队,完全是两回事!这样一来,整个泾阳营八千将士,完全算是自己的实力!

实力,才是乱世来临之时的真正根本!

所以——

忽地,刘偃展颜一笑,道:“请曹公公,转告陛下一句话。”

“什么话?”

“封侯非我意,唯愿天下平!”

“封侯非我意,唯愿天下平?”

曹节闻听此言,长松一口气,眼中简直能放出光来,道:“好!好一个封侯非我意,唯愿天下平!这么说,汉寿亭侯,是答应陛下的条件了?”

“正是如此。”

“好好好,汉寿亭侯如此胸襟,乃大汉真英雄也!曹某人佩服之至,想必陛下也甚为欣赏。我这就回转洛阳,向陛下禀报此事。”

……

……

曹节急匆匆离去,刘偃这才顾得上打开,刚才曹节宣读圣旨时自己获得的汉寿亭侯成就礼包。

封侯,大汉武人的梦想。

自己取得如此成就,究竟会获得什么奖励呢?


没错,高思继就是天下第三!

在五代时期,天下第一,十三太保李存孝。天下第二,铁枪王彦章。天下第三,白马银枪高思继。

高思继面对李存孝这个无双猛将,当然就是个弟弟,几个回合都撑不下来。

但是,面对天下第二的王彦章,三百回合不曾落败。

至于打其他人?好吧,就像是李存孝打高思继一样,完全不在话下。

对比三国时期的大将的话,高思继完全可以媲美常山赵子龙!

而且,高思继不光是本身厉害,还擅长传授武艺。

家学渊源,高家一直有猛将出世。

儿子高行周,勇冠三军,后周齐王。孙子高怀德,万夫不当之勇,北宋开国大将,渤海郡王。

到了南宋时期,高思继的后代高宠更是岳飞手下第一猛将,南宋第一猛将!

顺便说一句,刘偃的六合枪中的高家枪,就是高思继所创。

高思继的拳法也好。他创造的四季拳,即便到了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,仍然在流传。

毫不夸张地说,高思继就是一代武学大宗师。

如果以他为总教官,教导大军,自己手下的大军将达到什么程度的战力?

一个周礼包,就把高思继开出来了,刘偃简直感到物超所值!

当然了,现在的高思继只是虚影。系统会为高思继安排合适的来历,今天下午,才会正式前来投奔。

眼看着高思继的虚影渐渐淡去,刘偃继续命令道:“系统,帮我打开,最后一个礼包!”

“叮咚!恭喜宿主,打开周礼包,获得金戈铁马光环!”

“叮咚!金戈铁马光环:宿主所属部队,力量、敏捷、反应速度、耐力,提高百分之三十。互相配合程度,提高百分之五十。军容严整程度,提升百分之百。骑术,提高百分百!人数上限:一万人。”

这个好!

系统刚刚说完,刘偃就已经了解金戈铁马光环的牛逼之处。

力量、敏捷、反应速度、耐力,全部提高百分之三十?这是全方位的提升啊!整体战力,起码能提升一倍!

泾阳城内现在的军士,总共有两千多人。其中,只有三百多人,属于泾阳团练兵。绝大部分,其实是临时征召的边民。

虽然经过半个月残酷战争的洗礼,他们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战士。但是,因为没有经受过严格的训练,他们的整体素质还和朝廷正规军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有了这种全方位提高百分之三十,还有互相配合程度提高百分之五十后,其整体素质,已经不亚于朝廷正规军了!

骑术提升百分百,来得更是及时。

这次泾阳大捷,缴获了羌人四万多匹战马。北地郡地处边郡,绝大部分成年男子会骑马,已经有了组建骑兵的条件。

但是,话说回来,会骑马和成为合格的骑士,完全是两回事。

骑术提升百分百之后,泾阳才真的算有了一支合格的骑兵!

而且,这个光环,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。如果,他们继续训练呢?会达到什么程度?真是期待啊!

当然,现在对刘偃意义更重大的光环,还是军容严整提升百分百。

董卓带的大军算是友军,不可能真的打一架见真章。双方真正比的还是外在的军容和气势。

“来人!”刘偃高声招呼。

“在!屯长,有何吩咐?”两名军士推门而入。

刘偃道:“去把张县丞、孙县尉,几位军侯、屯长,都找来。就说我找他们,有要事相商。”

“喏!”

虽然刘偃现在正式官职只是屯长,但是,其威望在泾阳早已达到顶峰,别说本屯军士了,就是县尉、县丞,其他军侯、屯长,都对刘偃俯首帖耳。

望着军士远去的背影,刘偃露出了得意的笑容,低声喃喃道: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!董卓啊,董卓,你永远不会想到,在泾阳城下,会看到怎样一支强军、铁军!”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